您的位置:首頁 > 資訊 > 行業(yè)動態(tài) > 正文

叉車的歷史——日本叉車的歷史(六)

2020-03-24 13:50 性質:原創(chuàng) 作者:倚歌 來源:中叉網-中叉網
免責聲明:中叉網(www.htyl001.com)尊重合法版權,反對侵權盜版。(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,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。文章內容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如有需要刪除,敬請來電商榷!)

?住友。研究表明,絕大多數叉車合資企業(yè)存在4到7年,只有少數已經運作10到15年。原因是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,公司所有權和領導權的變化,甚至匯率波動都是導致合資共誒分裂的原因。但是,住友納科材料處理有限公司(SNMH)是由住友重工業(yè)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(yè)。住友和美國集團Nacco所成立的合資企業(yè),很可能被視長期國際業(yè)務合作的衣蛾成功典范。納科(Nacco)和住友(Sumitomo)聯(lián)盟已經發(fā)展了三十多年。他們的合作始于1968年,當時美國耶魯公司和日本SHI(住友重工)公司建立了互惠互利的伙伴關系。

對于住友而言,由于其核心業(yè)務(起重機和重型機械)具有周期性。因此,在上訴產品停工的間歇,生產叉車最適合。因為正如預期的那樣,未來幾年日本國內對叉車的需求將增長五倍。反過來,克里夫蘭(Cleveland)伊頓公司(Eaton Corp.)旗下子公司-耶魯物料搬運公司(Yale Materials Handling)則在尋找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。1969年,SHI與耶魯簽署了許可協(xié)議,根據該協(xié)議,住友商事利用一家美國公司及其設備和技術,生產Yale品牌內燃叉車,并在日本銷售。合作伙伴之間潛在的沖突正在醞釀之中,日方提議重新設計叉車,以使其規(guī)格符合國內市場的要求,并且還使用日本供應商提供的組件,包括發(fā)動機。經過一番磨擦,Yale領導層認識到日方的要求是合乎邏輯的,特別是因為當時日元匯率較低,因此該選擇確實更具競爭力。SHI開建了3萬米的新建工廠,開始為日本市場開發(fā)和生產Yale叉車。該協(xié)議是有利可圖的,并且銷售非常成功,直到意識到有必要大幅擴展業(yè)務。1972年,成立了一個新的法人實體-Sumitomo-Yale Ltd.,合伙人均享有平等的股權。Yale允許他向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出售Sumitomo-Yale叉車。此外,合資公司還將生產1.5噸YALE叉車,這是該公司所生產的最小噸位的內燃叉車,并出口到北美和歐洲。關系發(fā)展得如此之好,以至于1980年合資企業(yè)獲得了向世界所有國家出口叉車的權利。

當日元開始走強時,情況有所改變。首先,YALE與母公司伊頓公司(Eaton Corporation)分離為一家獨立的運營公司,一年后,即1985年,YALE 被出售給了納科(Nacco)。新的公司讓所有人似乎預見雙方之間潛在有可能爆發(fā)。但是,除了將住友納科物料搬運有限公司(SNMH)替換為住友耶魯有限公司以外,幾乎很少變化。在1989年,Nacco集團收購Hyster Co.之后,問題出現了。Hyster是一家知名美國工業(yè)車輛制造商,在與SNMH從事相同的業(yè)務活動,很顯然前者擁有豐富的經驗,并擁有自己的發(fā)展觀。經過數月的激烈辯論,最終達成了妥協(xié)。該合資企業(yè)保持了日本和亞洲各種類型叉車的市場,繼續(xù)制造1.5噸型號的叉車出口到美國和歐洲,并繼續(xù)開發(fā)各種型號的內燃車的新品做出貢獻。這項安排到今天仍然有效。

在2002年,SNMH的銷售額達到近1.7億美元,約占Nacco未合并總收入收入的5%。盡管合資企業(yè)在其整個歷史中并不總是盈利,但它始終以盈利來帶動業(yè)務。合作對每個伙伴在物質上和道德上都是有益的。例如,Nacco在日本的存在(這對外國公司來說仍然很難進入這個市場),既享受物質利益,又在道德享受,其品牌已在許多亞洲大國獲得認可。

通過合資,使自己更容易進入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,比如澳大利亞。SHI(住友重工)獲得了與大型外國公司(在日本仍然很少發(fā)生)結盟的專業(yè)知識,從而獲得了大規(guī)模生產方法和工業(yè)技術的專業(yè)知識,而在此之前,SHI沒有任何經驗。

特別是,該公司學習了如何管理多品牌戰(zhàn)略,這為SNMH的電動叉車業(yè)務收購了Shinko Electric Co.,Ltd(神鋼叉車)提供了便利。在2001年,Shinko出售了Shinko叉車業(yè)務,該業(yè)務產量最大的是3噸電動叉車。目前,SNMH生產兩個品牌,最大載重量為3噸的電動叉車,以及最大載重量為10噸的內燃叉車。

12345下一頁

網友評論
文明上網,理性發(fā)言,拒絕廣告

相關資訊

關注官方微信

手機掃碼看新聞